智訊前沿
習近平:做一個堂堂正正、光榮自豪的中國人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西省陽泉市,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在紀念館大廳,習近平同青少年學生和紀念館工作人員親切交流。他對大家說,今天來...
2025(乙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隆重舉行
歲次乙巳,時維夏至。中華兒女,共祭羲皇。6月21日上午,2025(乙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天水隆重舉行,同一時刻,海峽兩岸共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典禮在臺...
總書記在寶雞市考察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2024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寶雞市考察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了解當地加強文物保護利用等情況。??在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總書記在鎮院之寶何尊前久久凝思。他指...
湖南張家界:黃龍洞光影升級打造更絢“燈光秀”
5月20日,游客在張家界黃龍洞景區參觀。??當日,湖南張家界黃龍洞景區燈光升級工程正式竣工亮相。此次燈光升級改造以“洞天福地”為主題,以“大鯢化龍”故事為引線,...
“新朋老友”相約東方 進博會吸引力為何越來越強
本網訊: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將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辦。目前,進博會各個展館布置工作基本完成,各項服務保障工作也已準備就緒。 據...
在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館感受文化脈動
暑假期間,眾多游客來到位于河北省滄州市的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感受大運河兩岸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總建筑面積31000平方...
弘揚革命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加強長征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
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
從考古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是在中國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綿延不斷的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距今5000年左右至4300年之間,良渚呈現出向原始國家形態迅速發展的態勢,為...
張大千《關山密雪圖》領銜佳士得香港2023年秋拍
11月2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觀眾拍攝張大千作品《天臺道者》。??當日,佳士得香港2023年秋拍舉槌。張大千《關山密雪圖》作為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拍賣重點拍...
扎西德勒!中國西藏藝術團首次登上斯里蘭卡舞臺
來源: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文化處???11月13日,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文化盛宴“中國西藏·扎西德勒”在班達拉奈克國際會議大廈綻放,來自中國西藏的藝術家們以扎西德...
- 頭條新聞
-
- 擔負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學好用好《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2025-06-23)
- 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豐富發展(2025-06-23)
- 錨定建成文化強國戰略目標 不斷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024-11-04)
- 習近平對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4-08-07)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2023-11-28)
- 深學細悟習近平文化思想 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2023-11-28)
- 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 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2-12-19)
-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更多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2022-08-09)
- 追尋中華文明起源 推動全黨全社會增強歷史自覺 堅定文化自信(2022-06-25)
- 中國科學家胡海嵐獲頒“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2022-06-25)
- 智訊前沿
-
-
韓美林先生為榮寶齋350周年紀念再創精品畫作
瀏覽: 1747
-
著名詞作家喬羽去世
瀏覽: 1688
-
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瀏覽: 1654
-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標志發布
瀏覽: 1640
-
產業 | 科技賦能藝術 融合驅動變革
瀏覽: 1628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榮寶齋》開機拍攝
瀏覽: 1616
-
“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啟幕
瀏覽: 1551
-
中國國家版本館有什么特點?
瀏覽: 1515
-
姑蘇古城:在傳承歷史文脈中煥新發展
瀏覽: 1510
-
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 上新文物近13000件
瀏覽: 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