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高齡老人,本該安享天倫,而今,卻仍老馬上陣,東奔西走傳非遺、助脫貧,發揮畢生光熱。
王義林,1927年10月出生于棗陽粗布紡織世家,能識文斷字,是棗陽粗布制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她是“襄陽市優秀傳承人”,80年間一直積極投身棗陽粗布非遺項目的保護、傳承、宣傳、創新工作。 王義林老人先后在棗陽、武漢等地開辦4所非遺傳習所,在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開辦大師工作室,主動承擔起棗陽粗布非遺技藝的“傳幫帶”工作,累計教學人員達10萬人次以上,被襄陽市非遺保護中心評為“襄陽市優秀傳承人”。
她熱心公益,采用“非遺+”模式積極參與國家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活動,在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及棗陽市婦女雙創基地、鄉村非遺工坊等地免費培訓1000人次以上,解決社會就業人員近200人。在其努力下,2021年6月“棗陽粗布制作技藝”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王義林攜家族積極參與防疫物資供應服務,共向黃鶴樓街道、武漢紡織大學、紫荊醫院及幾大方艙醫院分別供應總價值110萬元的6492件非遺床品,發揚了“人民戰爭中人人是戰士”的優良傳統。 老驥伏櫪,不忘初心!
80年如一日,王義林堅守在“傳幫帶”一線,為非遺事業奉獻畢生心血,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非遺人的初心與使命,無怨無悔。